布线施工的主要步骤步骤是什么?
答:
1.勘察现场,包括走线路由,需要考虑隐蔽性,对建筑物破坏(建筑结构特点),在利用现有空间同时避开电源线路和其他线路,现场情况下的对线缆等的必要和有效的保护需求,施工的工作量和可行性(如打过墙眼等)
2.规划设计和预算,根据上述情况确定路由并申请批准,如需要在承重梁上打过墙眼时需要进行向管理部门申请,否则违反施工法规等。整个规划及破坏程度说明最好经甲方及管理部门批准。修正规划。在正式的有最终许可手续的规划基础上,计算用料和用工,综合考虑设计实施中的管理操作等的费用提出预算和工期以及施工方案和安排。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用户方的配合程度。实施方案需要与用户方协商认可签字,并指定协调负责人员
3.指定工程负责人和工程监理人员,负责规划备料,备工,用户方配合要求等方面事宜,提出各部门配合的时间表,负责内外协调和施工组织和管理
4.现场施工
5.现场认证测试,制作测试报告
6.制作布线标记系统:布线的标记系统要遵循 TIA-606 标准,标记要有十年以上的保用期
7.验收,文档。在上述各环节中必须建立完善的文档,作为验收的一部分。
打线的常见错误
打线的常见错误有开路,短路,反接(一对线中的两根交叉了,如1对应2,2对应1)。另外一个错误是跨接,如1、2对应3、6。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电缆的一端使用了T568A标准,而电缆的另一端使用了T568B标准。二是在网络的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使用这种跨接线。当集线器与集线器进行级连时就需要使用跨接线。另外当把PC机和PC机进行对接时(不通过HUB),也需要使用跨接线。有的用户使用了跨接线时也可以上网,而使用正确接线时也能进行HUB的级连。这是因为他们使用的HUB是智能HUB。这种HUB可以自动将接线的绕对对调过来。但这不代表这种打线的方式是正确的。最后还有一种错误就是串绕。通常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1、2为一对,3、4为一对,5、6为一对,7、8 为一对。而网络进行通讯时使用1、2和3、6,而不是3、4。这种错误的接线是无法用眼睛或万用表来检查出来的,因为其端至端的连通性是正常的。而这种错误接线的最大危害是会产生很大的近端串扰。它不会造成网络不通,而是使网络运行速度很慢,时通时断。它属于软故障,当网络运行后检查起来很麻烦。
布线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布线系统的测试过程
布线系统的测试一般分成三步。
布线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对于网络开通前的工作,重点在于要保证布线的质量。这是网络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而很多单位的网管人员有可能并不参与布线阶段的工作,因为大多单位将网络布线归于基建项目,这样容易造成工作衔接有问题。对于布线来讲,布线产品厂商都提供十五年质保,质保的前提主要有两个,第一、工程需由有厂商认证的工程师参与设计、施工。第二、必须依照国际标准对每一条链路进行认证测试,每条链路必须有测试报告。所以对于网管人员最重要的就是测试报告,无论网管人员是否参与布线施工,只要拿到合格的测试报告即可认为布线合格,即可开展下一步的网络开通工作。 但目前有许多客户对于布线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尚不是很了解,因此我们总结了在布线中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结合了部分用户经验供您参考:
RJ-45插头的打线标准与制作 选自安恒 --王志军 |
||
1.先抽出一小段线,然後先把外皮剥除一段 2.将双绞线反向缠绕开 2.根据标准排线:注意这里是非常重要 3.铰齐线头 4.插入插头 5.用打线钳夹紧 6.使用测试仪测试
接线标准 关于连接的标准有两个: T568A/T568B
|
|
![]() |
![]() |
||
|
||
![]() |
||
![]() |
||
![]() |